高峻序《新中国70年水利科技大家学行研究》
2019-11-14 17:09:29
  • 0
  • 0
  • 6

       在新中国成立 70 年之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显著的标志之一是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科中,水利工程学伴随着新中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建成与取得卓越的成效,已攀上世界的巅峰。水利工程学的学术水平成为世界第一,治水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几代水利工程科技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长期艰苦探索、勇于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成果,其中水利工程科技大家起到科技主力军的领军作用。

       本书由 14 个专题构成,100万字,研究和探讨了新中国 70 年的 13 位水利科技大家的学行,再现出他们在水利事业中攀登水利工程科技巅峰的历程,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就。其中有对新中国水利工程学界的三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光斗、严恺、潘家铮学行的专题研究,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新中国治理长江、黄河、海河等大江大河的水利事业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水利工程学界的楷模、领军科学家。有对以解放军干部的身份转入水利战线,主持新中国黄河、长江治理事业近半个世纪,在实践中勤学、学而专、专而精,成为水利科技大家的河官王化云、“长江王”林一山的专题研究,他们带领广大水利工程科技人员和人民群众长期艰苦奋斗,主持建成了黄河、长江干支流上的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为建成黄河、长江的防洪体系,使黄河 70 多年岁岁安澜,奉献甚巨。有对三位在新中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事业中开拓奠基、引领发展的水利工程教育家张光斗、严恺、张瑞瑾的专题研究,他们筚路蓝缕,创办系院,培育英才,为清华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的水利工程学科成长为世界顶尖学科,河海大学成为世界顶尖水利高等学府,为新中国的水利工程学攀上世界的巅峰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和政府注重延揽人才,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发挥科技大家在水利事业中的科技主导作用,为科技大家营造出良好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的环境。即便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水利工程科技大家大多仍坚持为治水事业出力,工作在第一线。本书所撰的汪胡桢、张含英、罗西北等 13 位水利科技大家均参加了新中国一系列重大治水工程的建设。他们中有在民国时期就参与治理黄河、长江和淮河的水利科技大家,有新中国成立前夕被党组织送至苏联培养学成归国的水利科技大家,还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冲破西方国家的重重阻碍学成归国的水利科技大家。他们虽学术背景不同,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数十年同广大水利科技人员和劳动群众一道,各自在新中国水利建设战线上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水利工程科技贡献卓著,业绩彰显。

        自力更生、拚搏进取、争创一流是水利科技大家共同的学行。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治理淮河控制性工程佛子岭水库大坝设计中,汪胡桢根据其时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匮乏的实际,设计出坝工科技水平高,又节省材料的连拱高坝,在治淮委员会的支持下指导参建军民土法上马,精心施工,建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佛子岭连拱高坝。在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中,汪胡桢还刻苦钻研重大建筑难题,最终解决了大坝混凝土浇筑后的裂缝问题。而潘家铮在三峡工程建设的库岸,特别是双线五级船闸的边坡处理、加固等工程技术难题的攻关中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林秉南则与同仁首创水工新型消能技术——宽尾墩,解决了大坝和大型水电站过水的消能问题,在国内外推广。

        科技大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心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不畏艰难,科学严谨,团结协作,成为他们铸就辉煌的重要原因。在发现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泥沙多为粗泥沙后,为探明其来源,钱宁与同仁历时 20 余年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勘察,最终确定了黄河中游 7.86 万平方公里为多沙粗沙区。这一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制定集中力量重点治理该区域泥沙流失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长江三峡大坝的建筑中,90 岁高龄的张光斗在两位工程技术人员的掺扶、挟持下,坚持登上已百米高的三峡大坝混凝土浇筑面检查施工质量,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得到整改,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体现出他对三峡工程施工质量,对国家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正是在张光斗等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科技工作者的执着中,三峡工程终以过硬的工程质量建成、投入运行,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在研究和撰写中,本书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以历史学研究“以人系事”的基本叙史方法,结合水利工程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多学科的交叉性综合研究、专题性系列研究。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档案文献、史料汇编、史志、年鉴、报刊资料,从中汲取与论题研究有关的史料,掌握新中国水利科技大家对治水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史实。通过实地考察新中国水利科技大家主持或参与勘测、设计、规划、建设的水利工程及执教的水利高等院校,直观地了解新中国水利科技大家杰出的学行,获得更多自然、工程、人文的理性认知。新中国老一辈水利科技大家多已故去,但跟随他们从事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当事人尚多有健在,采访、收集他们的口述资料能弥补文献史料、信息的欠缺,甚至可获得更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本书对新中国水利科技大家热爱新中国,立志科学报国,改变祖国水患深重、水利事业落后面貌的高尚思想品格和感人至深的人文精神有生动的再现。钱宁、林秉南等水利科技大家与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一道,怀着爱国的赤子之心,学成后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于 1955、1956 年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碍回到祖国,投身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在治理黄河和长江的事业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9 年,为更好地置身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探索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之良策,朱显谟举家从繁华的大城市南京迁至陕西省杨凌小镇,一辈子扎根于黄土高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研究,成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事业的主要开拓者。钱宁、林秉南、朱显谟等水利科技大家以国家和人民的治水事业为重,献身水利事业的高尚精神和品格,不仅成为他们成就科学伟业的内因,成为新中国水利工程科技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而且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明的内涵之一,值得学习、继承与弘扬。

        时光荏苒,新中国成立后筚路蓝缕,长期艰辛探索,创新创造的老一辈水利科技大家多已离世,但他们创造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业绩,推进了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推进了水利工程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地位和声誉;建成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正长久地造福于中国人民,助推和带动着国家各方面事业的永续发展;他们开拓的新中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正由后人进一步向前推进;他们科学爱国,献身水利工程科技事业,严谨治学,不断创新的学行、精神和品格,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深入地研究、成文成书、弘扬和传承。因此,将新中国 70 年杰出水利科技大家的学行,即理论和实践的史实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以文字的形式记述和再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